《游戏程序员成长编年史》读后感

今天刚刚结束在网易的引擎沙龙,又是一次同组实习生都有面试/二面机会,只有我一个人被早早淘汰的一天。每每想起这件事,就很难不把自己跟别人比较一番:为什么人家可以准备的那么充分,自己感觉却平平无奇。

说实话,回望自己的本科/研究生生涯,总会对一些自己没做过的事情产生莫名的期待,比如我觉得我会很喜欢渲染(虽然我实际上只做过简单的小渲染器、软光栅化、以及raytracing in one weekend),但是实际上有很少考虑到真正优化层面的内容,更多是喜欢效果,喜欢绚丽的场景,也很希望能把它们实现出来。不过到现在为止,好像都没有做过这么大的demo,所以很难不质疑自己做大demo的能力!

不过感觉前文都是题外话,主要题外在,这只是给我一个契机,让我沉下心来思考一番,看看更佳成熟的人写的文章和心路历程,重振旗鼓面对新开始的秋招!

首先第一部分,就是先安慰自己,有些事情没有机会不是自己的问题,而是没有获得天时地利人和。比如有的时候面试会很明显的感受到面试官和我的技术栈不相关,或者觉得我做的事情对方其实不感兴趣。虽然对于我这种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受伤的人来说,和你聊天的人对你不感兴趣这件事,对我来说伤害就会比较大:在一个更认可我的技术水平的环境下工作,会让我更有手脚放开的感觉,更容易做主动且快乐的做更多事情。但是事实往往是:不是所有人都会对你感兴趣,有些人会更佳在意你的此时此刻的能力水平,有些人更在意你的性格,有些人更在意你的积极性以及自我鞭策的能力,有些人更在意你的学习能力。每个人都会在自己和项目中各有权重,所以也不会所有人都喜欢/赏识相同的你。早早的发现双方之间没有达成一致的认识也是好事,避免在工作过程中经历这种不契合。相信所有的相遇都是真正的契合!

第二部分就是,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认真对待,并且相信一切事情是有意义的。就像文章里说:很多同学会认为自己做UI、做逻辑对技术力没有足够的提升。但是如果觉得这些事情不好就不做,那也很难在公司里继续待下去。对我来说,这很像大学生要从不喜欢的专业转出之前,必须得在不喜欢的专业里学成年级前几名,才能转到自己喜欢的专业里。不过可能规矩就是这样,如果想快乐的活着,首先不能让别人用规矩把你卡死。同时学习顾煜老师的意见:虽然这些工作本身很简单,但如何提升自己的效率、优化开发简单事情的流程,都是其他同事没时间去想的。在工作时间快做一点,多想一点,更好的证明自己的能力,也许才有换个地方继续努力的契机。

第三部分是,如果自己希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,或者希望转行,那就需要在转之前努力学习训练,至少了解你要转入的方向,给对方一个选择你的理由。顾煜老师在生涯前期从事客户端的开发工作,根据个人兴趣积累引擎技术,而后又转到引擎、AI等等积累相关经验。我之前一直对于“生涯规划”一词不屑一顾,因为觉得就算你有一定的规划,也会被其他事情打乱或打断。不过反之亦然:如果没有规划,遇到机会的时候也没有转向的可能,所以要持续的摄入,为自己的下一次转向积攒能量。到了真的有展示机会的时候,所有的准备都会为自己的选择提供帮助;就算没有选择的机会,学习自己喜欢的知识也是件快乐的事情。虽然这样可能也是一种自我pua,但还是要真正地说服自己,才能真正地说服别人!

道阻且长,行则将至。今天(或者未来)都要好好沉淀,也希望秋招自己也可以顺利收获想要的offer吧TT

链接

《游戏程序员成长编年史》 - 顾煜




Enjoy Reading This Article?

Here are some more articles you might like to read next:

  • Google Gemini updates: Flash 1.5, Gemma 2 and Project Astra
  • Displaying External Posts on Your al-folio Blog
  • 图形开发相关面经分享整理1.0
  • 配置conda环境时报错Invoke-Expression的解决办法
  • 2025新年祈愿